top of page

過來人影片分享

ID11_edited.png

1. 走過困境 迎難而上

記憶衰退、失去方向感,盧先生向大家分享中風後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困難。太太的樂觀令他走出困境。他亦分享了中風後生活的注意事項及小貼士,盼大家能有所禆益。

ID12_edited.png

薜女士出院後拒絕依賴,自己堅持學習自理照護。一次水中的經歷令她明白隨機應變的重要,亦受用於生活當中。中風使她與家人關係更親密。朋友之間的扶持亦對有她莫大的鼓舞。

2. 克服心魔 隨機應變

縱然中風後未如以往般埋首編織,但耐心堅持的一針一線,仍可編成孫兒的小圍巾小毛衣。以往只顧耍樂,馬女士現在以身體健康和照顧家人為目標。家人的鼓勵總令她流露喜悅。

3. 一針一線 編織溫暖

ID13_edited.png

4. 陽曦裏朝着標杆直跑

阿成中風後更懂把握所有珍惜當下,更下決心完成馬拉松的夢想。走過死蔭幽谷,幸得妻子照料、上司同事支援,令他調整心態,繼續竭盡所能追逐人生無限種的可能。

ID14_edited.png

5. 習以為常 遊目騁懷

穿梭兩地工作的彭先生以往經常外出,中風後卻能增添空餘時間,感受與太太相聚箇中的溫暖。因想駕車載太太四出遊覽,他把握閒餘勤於練習,最後甚至超出了治療師的期望。

6. 塞翁失馬 盡展潛能

以往只顧奔波勞碌,中風迫使梁先生放慢步伐,發覺原來生活上各範疇都有值得學習之處。由一名科技的門外漢蛻變成病人互助組織的主編,勇於嘗試、不計得失是他管理好中風後生活的關鍵。

ID7_edited.png
ID8_edited.png

7. 聚沙成塔

鄧先生面對復康路上的障礙,他向我們分享如何從零出發,學習把困難的事情分拆成一個個小目標。抱懷希望,調節心態並活在當下,進程縱然漫長但默默付出終見果效。

失去自理能力,對日後生活惘然,阿中經常浮躁不安。稍有事情未如稱心,每每按捺不住大發雷霆,平靜過後卻憶起太太對自己的無微不至。家人的支持和體諒幫他擺脫情緒的束縛。

8. 平息烈火 恬然反觀

ID9_edited.png

中風後終日卧床未能上班,蘇先生最擔心家庭的經濟負擔。待在家中卻連指導兒子功課亦見困難。幸而家人支持令他適應家庭崗位的轉變。另外,他認為勤練患側有利於身體機能恢復。

ID10_edited.png

9. 角色驟變 感恩常存

10. 笑看風雲 誘掖同行

舒展筋骨和笑逐顏開都是大笑瑜伽為蘇記帶來的收穫。他相信萬事起頭難,但一旦克服便無往而不利。半年「成長期」間,他一步步建起自信,參與復康外還分享所學啟發同路人。

ID16_edited.png

11. 勇於嘗試 更勝原地踏步

寡言內向的侯女士中風後從閱讀獲得心靈的寄託,領悟發奮自強,勇於接受磨練,使自己有所成長。她亦向同路人娓娓道來所學所得。勇於嘗試更勝原地踏步是她的座右銘。

ID18_edited.png

12. 自動自覺 積極參與

鄧女士中風後積極參與各種治療。自動自覺、持之以恆的態度使她跨越復康進程的障礙。她認為向前看可改善負面情緒,多想家人的付出可令自己更積極,亦使照顧者倍感安慰。

ID19_edited.png
ID1_edited.png

13. 走出幽谷 跨勝絶望

他於中年中風後跌入情緒幽谷,自責沒有關注自己健康,婉拒親友聯繫,自我隔離甚至想放棄自己,幸好家人最後為他釋懷。他寄語同路人應互相扶持,群策群力,解開鬱結。

14. 樂聚天倫 一展所長

他隨外孫到國內旅遊時中風,頃趕回港醫治。女兒為他網購工具、預訂場地,使他積極參與訓練,並重拾打乒乓球的興趣。復康過程中,他不但改善了協調機能,還磨練了他的心志。

ID5_edited.png

扛起半邊天的家庭主婦中風後頓失自理能力,在家人面前假裝堅強,心底卻有口難言。旁人的冷語側目竟變成她的動力,使她決心加強復康練習,誓要為家人再執鑊鏟。

ID6_edited.png

15. 忍辱負重 否極泰來

bottom of page